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- 世纪要闻

我院举办“国家‘新冠’疫苗的研发”云讲座

  

——我院举办“国家‘新冠’疫苗的研发”云讲座


 2020年9月27日,由教务处举办的“国家‘新冠’疫苗的研发”云讲座在“钉钉”平台举行。我院21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、科技部“863计划”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、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先生的演讲。

 

 

 

杨晓明先生首先以“疫苗是药品吗”的提问开头,对疫苗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进行了讲解。总的来说,疫苗仍是一种药品。但与药品是人得病后用于治疗不同,疫苗是健康人预防疾病的施打手段,因为它的受众更加广泛,因此相比其他药品,疫苗的检验更加严格。他将病毒比喻为攻城者,而将人体免疫系统比作守城者,疫苗则是扮演己方红蓝演习的蓝军,从而使人体在真正遇到病毒之前调动免疫系统将其消灭。隔离只是“新冠”防疫的辅助手段,疫苗则是抗击疫情取得绝对胜利的杀手锏。

 

 

 

杨晓明先生随后讲解了“新冠”病毒以及我国疫苗的研发过程。“新冠”病毒具有椭圆形的内核、皇冠状的突起。它在人的呼吸系统细胞表面进行附着,将病毒拉到细胞里面进行繁殖增生,再扩展到血液和器官(如肺)中,从而引起炎症等临床症状。灭活是把病毒的致病性消灭,使其在人体内不再生长和繁殖,从而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原性。形象地说:“煮熟的红薯还是红薯”。我国自爆发“新冠”疫情以来,为何选择了灭活疫苗的路线?在国内大部分有效疫苗(如治疗脊髓灰质炎的“糖丸”等)采取灭活处理的有效参考借鉴下,“新冠”灭活疫苗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,还能以每日2-3亿支的产量保证快速、大批量生产出来,以供应国内外对疫苗的需求。“新冠”疫苗的研发经历了毒株筛选、生产工艺研究、品质检测、动物实验、人体研究等过程,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经过了一期、二期、三期、四期的流程。作为疫苗的研发者,杨晓明率先“以身试药”。他说:“所有疫苗在动物实验完成以后、进入人体之前,总要有第一个人打,我就做了第一个人而已。”这份勇敢和担当不仅是对我国前期病毒研究科学性的肯定,同时也给予将来更多志愿者投入临床试验以信心。

 

 

 

杨晓明先生在对“新冠”和SARS病毒比较后阐述了如何加快疫苗上市的内容。SARS病毒虽“不治而愈”,但经历过SARS疫苗的研发过程和建立起来的技术平台、人才团队为“新冠”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何时才能彻底摘掉口罩?只剩一个三期临床的距离。我国已经批准的三期临床已经有4款疫苗,在阿联酋、巴林、秘鲁等十多个国家多中心开展临床试验,充分利用其多国籍人种、快速入组、疫区分布等特点,参与三期的志愿者已达四万多人。我国疫苗有望于年底前上市,并将坚定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,为全球“新冠”病毒的流行和疫情防控做出中国的贡献。杨晓明先生最后就“新冠”病毒变异后的疫苗有效性、施打范围等回答了提问。

 

 

教务处 王珩供稿